口译培训

       被业内人士称为“箱子’的同传室通常由木板搭建而成,里面有简易写字台,写字台上摆放着耳机、译员机、台灯等。“箱子’一侧有小门供译员进出,但工作时间小门必须关闭。这主要是为了防止译员的声音从“箱子”里传出,干扰发言人讲话。说到同传“箱子”,还有不少趣事。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智利馆因为会务活动频繁,所以即使不开会,主办方也会把“箱子”保存在馆内,以便随时使用。但一些来馆内参观的游客并不了解这个木头箱子的用途,对其产生了好奇,后因好奇而猜测,最终有人得出“它应该是智利特产”的结论,于是游客们开始纷纷在“箱子”前合影留念。后来,智利馆方为了避免误会,在“箱子”前围了一圈栅栏以防止游客拍照。结果,有的游客见状又得出“它是重要特产,因此需要特别保护”的结论,结果留影者不减反增。
 


图1


       图1中的情景是同传“箱子”内部的情况。这个“箱子”中配有显示屏,用来显示台上发言人正在讲述的PPT,供译员参考。这属于条件较好的“箱子”。一般情况下,同传译员需自己携带笔记本电脑,在会议开始之前把发言人的PPT通过U盘拷贝到自己的电脑上来看。笔者见过的最人性化的“箱子”是在上海世博会的瑞典馆:写字台上有两个显示屏,一个屏幕卜显示的是发言人所讲的PPT,另一个屏幕上显示的是现场的与会者。这样一来,即便坐在“箱子”这个封闭的空间里,译员一样可以全面地掌握会场情况。不过,对于译员来说,此等优越条件只能是“可遇而不可求”。

       译员工作时需要戴上耳机收听发言人的讲话,即“源语言’(source language),再对着译员机上的话筒表达翻译后的内容,即“}I标语言”(target language)。在开始工作之前,译员需要先试音,即调试耳机和话筒。这看似是个小环节,但其实非常重要。如果译员因为耳机质量差而没听清发言人的讲话,或者因为话筒出现问题而没有将翻译内容顺利传达至与会人员,都会影响到翻译效果。所以译员应在试音时及时向设备公司反映设备故障。
 


图2


       “箱子”中最关键的设备当然就是译员机了(如图2所示)。“箱子”内会同时摆放两部译员机,供两位译员分别使用。译员机上设有不同的输出语言的频道。按国内惯例,1频道是中文,2濒道是英文。对于译员而言,英译中(即与会者要听到的目标语言是中文)时需按下1频道,中译英时需按下2频道。按下译员机上的“Micro0键,则该按键周围及话筒上会亮起一圈小红灯,以警示“工作中,周围保持安静”。

       如果在口译过程中,译员有咳嗽、打喷嚏等突发情况发生,可以按下Micro键旁边的Mute键,让译员机暂停工作,以免声音传入与会者耳中。当一位译员工作了巧- 20分钟后,需按下Micro键把自己面前的译员机关闭,而由接替的译员打开其机器上的Micro键开始工作。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