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译培训

“潘金莲”怎么翻译?铁凝莫言贾平凹阿来刘震云谈传译中国味道(2)

<< 返回业内先知 2016-08-24来源:口译
莫言 由此,莫言认为,翻译是创造性的工作。当然有人认为翻译应该忠实于原著,不应该有什么创造。其实忠实于原著与创造性并不矛盾。假如一部作品

“潘金莲”怎么翻译?铁凝莫言贾平凹阿来刘震云谈传译中国味道

  莫言

  由此,莫言认为,翻译是创造性的工作。当然有人认为翻译应该忠实于原著,不应该有什么创造。其实忠实于原著与创造性并不矛盾。假如一部作品有两种或者更多种同文的译文,而这些译文基本上都遵从了忠实于原著的原则,但有的译本好,有的译本差,那么他认为,好的译本就是创造性的,不好的译本就没有创造性,甚至具有破坏性。他说:“我读过一位伟大作家翻译的日本和俄国的文学理论著作,翻译者强悍的文风,让原作者消逝了。仿佛这些作品的原作者就是翻译者。我也读过一些伟大的翻译家翻译的外国文学作品,翻译家隐形了,仿佛读到的就是原作,仿佛我的阅读就是与原作者直接对话。所以,我想,最好的翻译应该就是好像没有翻译。”

  “中国文学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只有当一个又一个的作家,连同他们的作品、他们对人性和生活的独特发现都为世界各国的读者所喜爱并熟悉的时候,中国文学的整体面貌、中国经验和中国精神才能有效地呈现出来。”中国作协主席铁凝特别提到当代汉语的扩展变化对中国作家和翻译家带来的挑战。她说,把海德格尔说过的“人居住在语言的寓所中”放到当下中国特别贴切。随着整个社会的高速运转,随着互联网和自媒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大规模扩散,中国人的生活形态、风俗习惯、自我认知乃至交往表达方式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在语言层面体现得尤为直接和明显。时空的加速带动了语言的奔流、再生、分化和狂欢。身处汉语之中的作家都时常会感到晕眩,也必定会增加翻译的难度。面对语言的难局,除了做学理上的探讨外,也许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直接投身到那些声调、节奏和表情得以生发的生活中去,只有充分领会生活的差异、丰富和宽广,才有可能穿透汹涌的语言浪涛,谛听来自水面之下的情感和精神的振动。

“潘金莲”怎么翻译?铁凝莫言贾平凹阿来刘震云谈传译中国味道

  铁凝

  中国当代文学相当大部分是乡土书写的作品,乡土文学也因地域不同,作家个性不同,其叙述的风格、语言的使用差异很大。这如同电影的摄影师,有的摄影师在作品中极力突出摄影师的存在,不断地以各种角度和构图提醒、张扬“这个作品是我拍摄的”。而有的摄影师却极力在隐藏自己,在强调这个作品是生活的真实呈现,是天地间早就有了的,而“不是我在刻意制作”。这就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不同的写作路数。作家贾平凹觉得,这两种路子都可能出现很好的作品,但后一种路子难度更大些,它常常产生出这样的效果:一般从事写作的人读了就望洋兴叹,不会写作了,而一般不从事写作的人读了则觉得这生活我也经历了呀,我也可以写的。后一种路子,更符合中国的文化、哲学和审美意趣。在这些乡土文学作品里,因中国长期以来政治运动多,政策变化快,写到各个历史时期必然会写到一些让外国读者一时看不懂的东西,翻译家也难以理解难以翻译的东西。

(责任编辑:tysd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