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译培训

如何把握领导的语言特色成为一名外交部翻译员?

<< 返回业内先知 2015-09-08来源:口译
口译家整理了“如何把握领导的语言特色成为一名外交部翻译员?”,希望对今后想从事翻译工作的译员有所帮助,想获悉更多关于外交部翻译资讯可以持续关注口译家同声传译网。
口译家整理了“如何把握领导的语言特色成为一名外交部翻译员?”,希望对今后想从事翻译工作的译员有所帮助,想获悉更多关于外交部翻译资讯可以持续关注口译家同声传译网。
      翻译们的“魔鬼训练”
  不要以为,被录用了就万事大吉;恰恰相反的是,更残酷的竞争才刚刚开始。
  张璐介绍自己在外交部的工作状态时说,“有点像上学时的感觉”。“每天要很早起床,要听BBC(英国广播公司)、VOA(美国之音)等充实自己。晚上回去要做功课,总结、回顾当天翻译的东西。有时候刚下飞机,时差还没倒过来,就被叫去,一练习翻译就是好几个小时,回来后全身酸痛,疲惫不堪,感觉像是被人痛打了一顿。”
  翻译是需要一定技巧的,为了提高速度,部分内容会用一些符号来代替。张璐说,“比如‘四项基本原则’可以用‘四’字来代替,‘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可以用‘和’字外面加一个圈来代替。”除此之外,领导人发言时,不可能让他停下来,即使是连续10分钟的讲话,也得尽可能全部翻译出来。因此,记笔记是翻译的一个工作重点,这就需要不断地练习臂力。
  外交部翻译室像是“课堂”,张璐和同事们接受的是“魔鬼训练”。外交部翻译室副主任任小萍曾对外介绍,翻译室最大的特点之一是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翻译过程必须一丝不苟,从内容到体例,从称呼到专用词,该查的必须一项一项查,决不能马虎或想当然。不仅要查,而且要知道出处。”“翻译人员还必须具有超强的心理素质,既要有信心,又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必须集中全部精力,不能允许有半点虚荣心作怪,否则,遇到难点和问题,就会方寸大乱,就会‘砸饭碗’。”
  翻译室的很多工作人员都说,要不是内心真正喜欢,肯定无法坚持下来。他们通过这种练习,最后都能“不由自主,习惯成自然,看到中文时,嘴里就能马上条件反射出英文来。”
      如何把握领导的语言特色
  经过疯狂练习,最后一道关,就是“战前准备”。“每年总理的记者会,外交部都要提前一个月通知翻译。从那时起,接到任务的翻译就进入‘冲刺阶段’。不过这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有一个团队在一起准备。”翻译室的工作人员说,以总理的记者会为例,“大量前期的准备工作包括:对两会热点问题的调研,整理总理一年来的讲话内容。‘大战’前,还要模拟召开记者会,不上场的同事充当陪练,设计出各种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此外,还要进行‘彩排走场’。”
  在翻译张璐看来,给领导人当翻译,首先要有较高的政治敏感。“翻译时要保持对原文的忠实,做到如实翻译。”她举例说:“在一次记者会上,温总理澄清所谓中国在哥本哈根大会上‘傲慢’的传言时提到,‘……我从一位欧洲领导人那里知道,那天晚上有一个少数国家参加的会议……’因为我跟着总理去过哥本哈根,知道他指的‘那位领导人’是谁,也知道这个人的性别。但当时总理并未提及这位领导人的名字,所以我在翻译时也不能直接说出这个人的名字,甚至不能表明性别。英文里有男‘他’和女‘她’的区别,所以在翻译时,我只能选择被动句式来表达。”
  当一个好翻译就要了解领导人说话的意图,要结合当时的语境去“巧译”。张璐发现温总理最喜欢引用刘禹锡、王安石和屈原的诗词。她一般会提前准备一个小本子,整理出总理以前在讲话中说过的所有古诗句和成语,免得临场慌乱。“而给总理当翻译时,还要结合他说话的语境,知道总理在这个时刻引用古诗词是想要传达怎样一种精神。这也很重要。”
  这一点,曾在朱镕基就任总理的首次记者招待会上,以精湛的翻译才华赢得众人青睐的朱彤,也曾强调过。“每位领导人的兴趣都不一样。比如江泽民主席,他兴趣非常广,在谈话中,经常诗词、古文信口拈来,你就要明白他说的是什么意思。给朱镕基总理翻译时,会常常碰上经济、金融方面的问题,如果不懂这方面的知识,翻译起来就总觉得是隔靴搔痒。而我们学外语的,在学校都是接触人文的东西较多,这就需要补课,读很多经济、金融、货币银行学方面的书,不断地学习。”
     不乱心性的清修——红了也只能低调
  为什么张璐会在短时间内红遍大江南北?这是网络的力量。但女性+政治=网络红人,也的确是近年来颇为流行也颇为有趣的一个现象。自从张璐成了两会上的名人,家里的电话就成了媒体频繁骚扰的对象。以致她的父母都希望大家能停止这种追捧:“她只是个平凡的姑娘,请不要拿她炒作。”因为高级翻译实在是个声名在外,却需要清修苦练的活。有专家甚至认为,从张璐今后的发展来看,目前不宜有过高评价,“这不利于她再接再厉继续苦练内功”。
  “行百里者半九十”,不管眼下的追捧多么热闹,苦练内功依然是高级翻译们以后继续要做的事。


(责任编辑:tysd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