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包括口译 (interpretation) 和笔译 (translation) ,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并且决不能脱离原文内涵而进行硬译、死译
翻译包括口译 (interpretation) 和笔译 (translation) ,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并且决不能脱离原文内涵而进行硬译、死译,必须要做到译文的忠实、通顺。翻译要做到 “ 译成之文,适如其所译 ” ,并要尽可能地达到 “ 信、达、雅 ” 的境界。除了人可以从事翻译活动外,人还可操纵机器从事翻译活动。不过目前看来,机器翻译还不尽人意。
口译的形式和类型:交替传译 (consecutive interpreting) 、咬耳朵 (whispering) 和同声传译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
同声传译(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 又称同步翻译、同声翻译、会议翻译,简称同传;交替传译( consecutive interpreting ), 又称连续翻译,简称交传。
同声传译
同传,顾名思义,即基本同步地实现对讲话者发言的口译,多用于国际会议、专业研讨会等场合。同传的形式:译员通过专用的传译设备提供即时口头翻译,即译员通过话筒讲话,听众通过耳机接收,这种翻译形式可同时有几种语言,如联合国大会就有六种语言的同声传译。鉴于同传有一定的技巧性要求,专门的培训和大量的练习都不可或缺。
同声传译最早始于 1919 年的巴黎和会。在巴黎和会上开始借助英、法两种语言的翻译进行谈判,其中一部分谈判采用了同声传译,这也意味着同声传译作为一种专业开始形成。后来,二战后的纽伦堡军事审判法庭( 1945-1946 ),同声传译第一次得到相当大规模的采用来审判纳粹战犯,效果不错。于是在 1946 年的联合国会议上开始正式采用同传,结果使会议的时间缩短了一大半,经费也相应的减少了许多。中国是在 1952 年在北京召开的亚洲地区和平会议上首次使用,时至今日也不过是 40 年的发展历程。
同声传译时间效率高,有利于听众对发言全文的理解。因为听众不必像听交传那样,思绪不时被翻译的介入而打乱,时间也会节省近一半。
同声传译通常是 2~3 人一组 连续工作三个小时 ,每人 15-20 分钟交换一次。休息两个小时后再工作三个小时。当遇到高难度的讲演,一般指讲话人的口音过重或是源语的译员太少,同传译员会采取同传接力(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Relay )。即由一组译员把源语译成英语或法语,再由其他译员把译出的英语或法语译成各自的母语。
在联合国里,英文、法文、西班牙文及俄文是两人一组,因为这几种语言是单向翻译,即,英文翻译箱只负责把其它所有该箱子能听懂的语言翻译成英文给听众,法文翻译箱只负责把其它所有该箱子能听懂的语言翻译成法文给听众,以此类推,但这四种语言的翻译箱一般不负责将中文及阿拉伯文翻译成自己箱子的语言。这就要求中文和阿拉伯文箱子要将中文和阿拉伯文分别翻译成英文或法文,前四种语言箱子里的翻译再听翻译出来的英文或法文分别翻译成自己箱子的语言;这叫做 " 翻译接力 " ( Interpretation Relay );这时,如果第一个翻译出的是英文,那么英文箱子就不用工作了,如出法文,那么法文箱子就不用工作了。中文和阿拉伯文这些三人一组的翻译一般是每人翻译 20 分钟,另外一个翻译再接过去,翻译箱没有关机的时候;而其它四种语言为二人一组,这些翻译就得每人翻译半个小时,但当会场上有人用本箱的语言发言时,这个箱子就可以临时关机休息了。
下面看一个具体的例子:中国代表开始发言,中文箱子的翻译将发言内容译成英文,这时,法文、西班牙文、俄文及阿拉伯文的译员分别根据他们听到的中文译员译出的英文分别翻译成法文、西班牙文、俄文及阿拉伯文,英文箱子可休息。
在联合国,讲英文的是大多数,所以英文箱子的翻译几乎不用工作,西班牙语和法语工作量稍大一些。最惨的是俄文箱子,在苏联解体之前,会场上讲俄文的较多,俄文箱子的翻译工作量也较大。
除了人数上的要求以外,联合国还对
同传译员做翻译的场次数做了限制。一周分成一个工作日,每翻译三个小时算翻 " 一节会 " ( one session ) , 一个翻译一般最多一周内只做不超过八节的会,也就是说全加在一起不超过四个工作日,超出节数要算加班。联合国的会议时常是不按点开始,不按点结束的,有时一开就是到半夜,甚至连轴转地开下去,一次会议时常会需要很多翻译的。
(责任编辑:秩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