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译培训

范存忠(2)

<< 返回译坛名师 2012-07-04来源:口译
1926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1927年考取庚子赔款公费留学赴美深造,1931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范存忠时年28岁,才华

       1926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1927年考取庚子赔款公费留学赴美深造,1931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范存忠时年28岁,才华横溢,风华正茂,同年回国。回母校中央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任教授,历任系主任、文学院院长。

       解放后,范存忠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列主义,坚定不移地拥护党的领导。1952年在南京大学被评为一级教授。1958年被任命为南京大学副校长。他担任过南京市民盟主委、市政协副主席、江苏省民盟副主委、民盟中央委员、第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范存忠的学者风采,学识渊博、论著丰厚,谦虚和蔼,平易近人,为同事和学生们所崇敬与爱戴。范存忠自幼酷爱文学,喜读古诗。在中英文比较研究方面造诣尤深,蜚声国内外学坛。他每有论著出版,如《英国文学史提纲》(中英文版)、《英国史提纲》(中英文版),均不吝签名,慷慨馈赠于亲友。
 
       1944-1945年,他曾应邀赴英国牛津大学讲学一年。讲学期间,他讲述了十七、十八世纪启蒙运动时期,中英文化的关系问题。为弘扬祖国文化,写出了多篇论文,介绍中国的哲学、政治、文化与艺术等对英国的影响。他的论文相继在英国伦敦《泰晤士报》文学副刊、《札记与问题》、《英国语文学评论》等报刊上发表,兼有介绍和评论,很受国外学者重视。他的论文"约翰逊博士与中国文化"被认为在研究材料和论点方面都有新的贡献。

       范存忠潜心研究比较文学。他在谈到自己为什么热衷于研究比较文学时说:"......是什么东西在推动我的这项研究工作?是仅仅因为个人对比较文学有所爱好?不,这里还有工作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民族自豪感"。(见《中国比较文学年鉴》第73页)。他又说:"我们总在谈西方各国对我国的影响,难道中国的思想文物对西方没有一点影响?"(见《中国比较文学年鉴》第72页)。他正是怀着如此炽热的民族自豪感,在其遗著《中国文化在启蒙时期的英国》(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年出版)一书中,对此给予了铿锵有力的回答:"有。不但有一点,还有不少,甚至影响还不小。"他以语言文字为工具,挖掘了中西方文化的相互影响,尤其是中国思想文物对英国的影响。他旁证博引,以精炼的文辞,精辟的见解,雄辩的论证和令人信服的史实,从哲学思想、园林、杂剧、小说、语言文字等各方面证实了这一点。

(责任编辑:All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