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也能看到尽早进行同传专业训练的例子,因为看着光鲜或是酬劳高什么的,把年轻人的可能性封闭到那么一个小圈子里,这样做不是有很大的风险吗?
我时至今日还常常受朋友邀请,参加日语教育和实务相关的聚会,这对于我自身来说也是不间断的继续保持与现实接触、防止机能系统老化的机会,也视之为亲身感受社会变化的学习机会。曾与我共事的人当中,很多在十多年前就开始转而弄盆栽,下“外行围棋(抱歉!)”了,我完全没能预测到这样一种“天变地异”,跟我们同辈的人当中,大都转向别的爱好寻求“幸福”去了,于是形成了近30年的断层,结果我只能继续这门“手艺”的工作和学习,看了荷兰学者赫伊津哈的学说《游戏的人》,我最近在想,我一直从事的工作就有的看法来说和前面说的老同事们的“盆栽”或“外行围棋”其实是相同的。就是说我热衷从事并乐在其中的工作和同事们在做的事情就原理上来说是相同的。
那么,为什么诸如我这种少数几个人能如此乐在其中并持续不懈呢?那是因为在我们的时代,懂日语的人凤毛麟角,完全是卖方市场。因此像我这种才能普通的人才能获得如此多的机会,乘着时代的春风一直走到了现在。然而现在又怎么样呢?据我的朋友说,现在中国有超过5万人学过日语。除了经常能看到带着自己简历到处去面试的年轻人的身影,我还经朋友推荐参加过日语鉴定考试的审查员工作,让我不由得同情现在的年轻人还真是辛苦啊。此外我还经朋友推荐担任过大学生的日语作文的评审员工作,看到年轻人的认真态度,让我受到感动。这些年轻人的纯真打动了我的心。
通过中国出版的面向日本的月刊杂志,我也知道了对现代日本文学非常感兴趣的中国年轻人的存在。
我曾经也是一个不成器的文学青年,我所在的中国上世纪60年代的时代背景里,作为“文学青年”,即使看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也很难生存下去。于是我果断告别了“文学青年”的志向,转而精读列宁的《国家与革命》日文版,开始适应以时事政治为主的职场环境,选择了特殊化的道路。曾经的“文学青年”身影消失了。
可是,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年轻人有了更多的选择。只要对中国的现代化有贡献,不管是文学还是社会学都能自由选择。然而我这种老一辈的人来看,更多的选择不也使得“确立自我”以及“确立定位”更加困难了吗?这就是说也出现了“随波逐流的一代”,不是吗?
最近我听说中国的某大学开设了贸易日语系。我的想法可能比较保守,不过我认为大学没必要过早的进行分化。我觉得还是要在基础日语和日本文化的学习当中来发现自己的资质才是正道。举个例子来说,社会上的教育妈妈们都不考虑是否合适,就强行把孩子送去钢琴教室小提琴教室学习,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肖邦巴赫的。
此外也能看到尽早进行
同传专业训练的例子,因为看着光鲜或是酬劳高什么的,把年轻人的可能性封闭到那么一个小圈子里,这样做不是有很大的风险吗?打好坚实的基础更好呢,还是尽早分化更好呢,还真是想请教教育家和教育心理学的专家们。
最近电视上在播青年歌手大赛,里面有古典乐,流行乐,也有基于民族唱法的歌曲,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我作为偶然先行一步的人之一,希望多达5万的中国的日语学生能够找到符合各自的“居所”,度过充实的人生。尤其是希望在新闻界打拼的年轻人更要在环保节能等热门领域加强学习。在关心人类未来的基础上,来进行工作中的需求取舍。
(责任编辑:tysd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