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声传译是一种“目标文本的产生和源语文本的产生呈现同 步出现”的口译手段。在同传过程中,译员如同“隐身人”,坐在同传箱内,以耳机和麦克风为工作设备,聆听讲者的发言,
同声传译是一种“目标文本的产生和源语文本的产生呈现同 步出现”的口译手段。在同传过程中,译员如同“隐身人”,坐在同传箱内,以耳机和麦克风为工作设备,聆听讲者的发言,并几乎在同时将其以目标 语言形式呈现给听众。但“同声传译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译员 要同时完成几项任务:听取输入信息(发言人的声音)、转换成目的 语、监听自己的声音等等……”吉尔(Daniel Gile) 也指出,“由于同声传译员工作强度较大,一般情况下会在同传箱 内安排两名同声传译员同时工作,每隔20~30分钟进行换班;最理 想的情况为,当有需要时,待命译员(passive interpreter)要向工作译 员(active interpreter)提供协助”(Gile) 。由此可见,同传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语言转换过程,同时也是需要译员积极合作的过程。成功的同传工作对译员的语言能力、反应能力、体力和知识面以及合作意识与态度均 有较高的要求。由于同传工作固有的特点和难点,再有能力的译员 也很难凭借一己之力在长达数小时的工作过程中做到滴水不漏。 因此,为了弥补一个人在语言能力、反应能力、体力和知识面等方 面的不足,同声传译员更应该具备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本文作者 将同传译员的合作从时间上分为三个阶段,即译前合作、译中合作 和译后合作。
1.译前合作
在此阶段,根据笔者的经验,译员可以在收集材料、整理材料 和检验会场这三个方面进行合作。
(1)收集材料
由于同传工作对译员的要求很高,如果译员能够提前获得一 些相关材料,如发言稿或与发言主题相关的文件资料,就可以提前 做好准备工作,以便在同传工作过程中分配更多的精力进行传译 及应对紧急情况。因此,译员之间的合作可能从收集资料这一初始 阶段就可以开始了。
(2)整理材料
在译员获取了相关材料之后,就可共同对材料进行整理。译员 最好将重要的内容提前进行翻译。除此之外,还可以专门做出一张 单词表,把口译中预计可能会反复出现的专有名词、缩略语或习惯 用语列出来。通过合作讨论,很多内容可以得到进一步补充,从而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检验会场 上文提到,每个同传会场可能都有自己的一些特点。如果译员是首次在该会场工作,笔者认为很有必要提前对会场进行检验。做 好此项工作的目的是使译员在碰到由于场地原因而造成的紧急情 况下可以从容面对。
2.译中合作
在此阶段,笔者根据自身经验将译员的合作分为以下几方面: 机器控制、技术支持和协助工作译员、纠正错误以及精神支柱。
(1)机器控制
在同传过程中,两名译员通常事先约定轮换的时间,一般是 15~20分钟轮换一次。在有些同传地点,如笔者曾经工作过的澳门 大学大丰楼会议室和澳门世界贸易中心,两名译员只能通过一部 控制台来控制由谁发言,双方合作一旦出现失误,如两名译员抢话 或是没有能够及时接上,就会严重影响同传的质量。在这种情况 下,两名译员最好先做出约定,由谁来操作控制台,并约定暗号来 进行发言的轮换。在此方面,可以由译员中更有经验或是对控制机 器更为敏感的一位来进行控制工作。
(2)技术支持和协助工作译员
技术支持和协助工作译员、纠正错误、提供精神支柱这三个方 面就笔者看来可谓是同传译员合作的重中之重。就技术支持和协 助工作译员这点而言,吉尔也曾经指出,“由于待命译员可以全神 贯注地聆听发言人讲话,因此比起同时要进行三项工作的工作译 员来说,待命译员可以更为轻松的理解较为困难的发言。而且,待 命译员可以随时查找词汇或查询资料,这些工作一般都要耗费一 些时间和精力……因此,待命译员的存在对于工作译员来说,无疑 是一笔巨大的财富”(Gile 1995:193)。根据笔者的经验,在工作译员进行同传时,待命译员在通常情况下不仅要尽量向另一方提供协 助,最好还要时刻做好准备工作接替另一方,这在下面“纠正错误” 一点中将详细探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译员有可能会遇到这样的 情况:由于口译过程中脑力和体力消耗过大,工作译员完成自己的 同传任务后可能就会希望立刻离开同传箱进行休息,然后在需要 工作的时候再回来,或者是待在同传箱内不协助工作而是闭目养 神。但从为了能够更好地做好同传这个角度出发,根据笔者的经 验,待命译员对工作译员的协助是必不可少的。待命译员在通常情 况下可从以下几点协助发言译员。
(责任编辑:tysd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