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传工作中遇到生理噪音
同传中的生理噪音是一种无声噪音。众所周知,同传是一个对译员体力要求很高的行业。在长时间的脑力劳动后,同传译员会因为负荷过大而感到疲劳,这时往注会导致信息转换的偏差。因此,身体条件在口译过程中构成生理噪音的一大
要素。译员在口译过程中如果出现身体不适或过度疲劳,容易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从而影响信息的接收与传递。
笔者曾为一个研讨会做了为期五天的口译,到第五天时生理噪音开始出现。当一位联合国说到“I have been to New York because we had a seminar in a hotel. One morning I went to hospital."说话人邹寸发“hospital”时声音很小,当时笔者已经连续做了四天口译,比较疲劳,只听到了“ho--tl”的发音,事先又不清楚讲话人下面要讲些什么,笔者以为讲话人一早要去酒店参加研讨会,就翻译成“我曾因为要参加一个研讨会去纽约,一早我去了酒店。”但接着他说"When I arrived there, I saw a woman with a baby in her arm.”这时笔者接着翻译:“当我到那时看到一个抱小孩的妇女。”讲话人接着说"The baby is seriously ill. The woman is very anxious to see a doctor”这时笔者意识到刚才说话人讲的应该是“hospital”赶紧对前面的译文作了更正。
积极应对产生的生理噪音
译员可以使用肢体语言过滤一些可能产生的噪音,尤其是出其不意出现的噪音。例如:在一次同传会议中,笔者正在做同声传译,工作人员递给笔者一瓶矿泉水,虽出于好意却影响笔者的注意力。因为此时笔者正忙于听一组复杂的数字信息并急于译出目的语。工作人员的脚步声和把矿泉水放桌上的声音变成影响口译员工作的噪音。如何应对工作人员的热情?译员可以作个手势,如把手指放在嘴唇上,用肢体语言暗示工作人员保持安静或是用手指着桌子暗示工作人员把矿泉水放在什么地方。倘若同传译员在翻译之余还有余力,可以点头对工作人员的热情表示感谢。这些肢体语言可以预防工作人员发出更多的噪音。
同传译员应尽量不移动桌子上的任何物品。如果一定要移动什么物品,同传译员切记要避免移动的噪音。另外,同传设备上通常有“消声”键或是“咳嗽”键,译员可以按下该键使信息传输暂时中断,从而克服噪音产生的影响。
在同传译员遇到口译困难时,他的搭档常常会主动给予适当的帮助。这种帮助出于主观好意,但有时对译员来说却是一种噪音。例如:同传译员的搭档起身时会移动椅子,或翻动桌上的纸张,这些都是对译员产生影响的噪音。笔者在一次会议上做同传时有过这样的经历:当笔者听到一系列的数字时,一边努力地想写下所有的数字,一边忙于口译数字。与此同时,笔者的同传搭档感觉到了笔者面临的困境,她写下数字并把笔记给笔者看。但已经为时过迟,并且干扰了笔者的口译。要预防这种噪音需要译员间更好地协调和配合,同传译员可以充分地使用肢体语言过滤,比如当意识到搭档要给予他帮助时,可以摇手示意搭档不要打扰他的思维。
(责任编辑:All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