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译培训

《杭州日报》G20英文版的完美 浙大支援团队通宵达旦(2)

<< 返回业内先知 2016-09-22来源:口译
这些经历,也令她对新闻工作者充满了敬意。她说,无论自己多晚或多早和《杭州日报》的编辑联系、沟通,编辑都在线,说明大家都没有休息,都是通宵

  这些经历,也令她对新闻工作者充满了敬意。她说,无论自己多晚或多早和《杭州日报》的编辑联系、沟通,编辑都“在线”,说明大家都没有休息,都是通宵达旦地在奋战。

  “我们共同努力让这份报纸送进了峰会新闻中心和外国记者驻地,这令我感到荣幸和欣慰。”李淑敏说。

  

  贵在较真 一个单词就要改十几次

  翻译这组英文版的稿件,最大难度在哪里?

  翻译《老房子焕发新活力》一文,为了一个单词,李淑敏与记者、编辑从9月2日下午开始一直讨论到晚上8点,反复斟酌,修改了十几次。

  “翻译稿件,最重要的是要对新闻、对原文理解透彻。”李淑敏说,有时候要根据上下文,对原有句子重新组合,或者适当加以补充和过渡,使人容易读懂。

  9月5日的茶文化篇,提到“钱塘生天竺、灵隐二寺”,还写到了“谷雨”节气。这些古诗文、传统名词对翻译都是不小的考验,也是王之光的“执念”:“新闻贵在细节,删除后似乎文章言而无物,一定要做出最佳翻译。”

  此外,新兴的机构、组织名称,也耗费了翻译团队极大的心力。在翻译一处江干的新地标时,为了拿捏准确,刘晓杰老师直接致电江干区委认真了解情况。

  “不能见到‘时代广场’就翻译成Times Square。”这是李淑敏反复强调的一个理念,“在外国人眼中,只有一个Times Square,千篇一律的翻译或者翻译不当,反而会引起他们的反感。”李淑敏说,外国人对于原创性、民族性、先进性的东西都会抱有好感,所以对于杭州一些特色建筑、风情小镇的名称,“可能是最难翻译的,也是我们最想翻译的。” 来源:杭州日报

(责任编辑:tysd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