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同声传译队,为一场会议提前半月开始资料研究,更是细致入微,字字都要认真推敲。
武汉大学的同声传译队伍人人“武功”高超,同声传译不再话下,如今队员黄莹更是回到武汉,在武术节上,用伶俐的口齿上演精彩同声传译。
昨日,武汉大学同声传译队队员黄莹作别武当返汉。她担任了第三届世界传统武术节开幕式、闭幕式及大型宴会的高端翻译工作。“武术的精髓在一招一式,而翻译的功夫在一词一句”。
高端同声传译人才为何如此之少,因为掌握“一词一句”背后,要付出大量心力,她向记者介绍了这个特殊职业背后的故事。
黄莹介绍,作为高端同声传译人才,面对大量国内外来宾的“大场面”,每个词的翻译都要字斟句酌。本次武术节在十堰举行,作为当地一景的丹江口水库也被纳入向中外来宾介绍的重点。翻译“南水北调”工程时,她最初选用“transmission”(疏导、疏通),最终改为“diversion”(调动、转变)。
据介绍,敲定“南水北调”这个跨时代意义工程的翻译,她还专门去了一趟当地博物馆。该工程通过人工把水位抬高,调动了当时的全国人力,由“疏导”改为“调动”,主动介入的语气更重,更能映现出自强自立的国民精神。
她曾参加过不少大型国际专业会议,“台上大半天,台下半个月”。她曾担任湖北挪威周“环境与可再生能源”研讨会的同声传译工作,涉及化学反应、锅炉技术、风车设计等方面,她提前半月翻阅大量资料。
“招式全在嘴上,但功夫都凭内养”,黄莹说,有时需向大型会议发言人索要发言稿以作准备,可“老外”很少将讲稿交与他人,这就要求翻译人员掌握外事沟通技巧。
同声传译队伍,用他们自己的实力告诉我们,在台上精彩的表演,会议上完美的传译,都是会场之下,一遍又一遍的训练,一句又一句的推敲。每一次完美的展现都有上万遍的演练。平日里下了苦功才能收获来日的甘甜。
(责任编辑:admin)